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產業結合品牌觀光 文創大賣錢


▲台商在廣東推出的石頭記礦物博物館,
其中館藏各類的海底魚貝生物,惟妙惟肖。(李道成攝)

 「出口轉內銷、代工轉品牌」,幾乎成了大陸台商想要持續在當地發展不得不做的選項;在深耕內需市場後,不少台資企業已不滿足只作為品牌內銷企業的角色,加入文化創意元素的行銷模式,包括設立與商品相關的博物館、故事館,再結合文創內容,以觀光旅遊業形式呈現,近來已在台商圈蔚為風潮。


 原從事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的石頭記董事長蘇木卿,在多年前自創品牌後,近來又斥資一億多人民幣(下同),成立廣東第一座礦石博物館,企圖為自己的品牌經營再提升一個層次。

 蘇木卿認為,產業與品牌,結合觀光後更是如虎添翼,以他創立的石頭記礦物園為例,商場銷售的收入就要比門票多出四倍;注入文創元素,且有觀光功能的博物館,建設花費雖大,卻對品牌形象的提升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有了礦物園成功的經驗,蘇木卿準備趁勝追擊,結合礦物園與周邊台資珠寶工廠,把長約八百公尺的道路,改造成為各類珠寶的賣場,並設立「映象珠寶劇場」等多元的配套,以吸引觀光客模式,讓更多原本只作出口的台商珠寶公司,能跨出內銷的第一步;這項計畫已得到廣州市花都區官方認同。

 除了石頭記,華東的糕點企業克莉絲汀也在南京的江寧開發區籌設糕點博物館,面積大約有四萬多平方公尺;未來也是走觀光結合品牌模式,擴大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同時突破紅海競爭,提升到藍海領域層次。

 此外,籌備多年的康師傅天津食品博物館,考察進度已逐漸進入尾聲,今年包括經營團隊的確定,設計師的評選都將有更具體的作為出現,為這家台資食品大廠的文創品牌之路打先鋒。

 這幾家台資企業轉型文創帶品牌的過程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重用大量的台灣文創人才,從設計、經營與內容提供,為來自台灣的文創人才,在彼岸開闢了另一個發揮創意的大空間。
2011-04-07
  • 中國時報

  • 【李道成/廣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