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文創博覽會 品牌「打群架」


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會場。
圖/曾吉松、台灣吉而好

首屆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昨(14)日落幕,此展呈現台灣文創多元面貌,也看出文創產業的跨領域整合和聯盟趨勢正在蘊釀中,若能持續形成力量,將有助台灣文創產業不只能單兵作戰,也能進入打群體仗的「聯合品牌」時代。

文建會主辦的首屆「2010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共規劃八個展區、七個主題館,700個攤位設展,參展廠商新舊「面孔」同台爭輝。不少文創品牌如法藍瓷、吉而好、藝拓國際、香華天、陶作坊等,都精心布置展場凸顯品牌形象。

文建會指出,此展四天展期入場參觀人數突破5萬人,國際採購訂單初步估計7,000萬元,現場零售金額也有2,000多萬元,合作意向書的簽訂高達1億元;首度舉行的文創投資媒合案件,也已洽談14件合作案。


館中館概念 跨領域整合

此次各展區也首創「館中館」的概念展館方式,邀請藝術家陳郁秀、設計師胡佑宗、陳俊良,文創工作者曾國源、許瑞容,皮克斯展策展人英國籍Neil McConnon等,為文博會齊力策展,藉由整合跨領域和媒材,激盪出文創產業的可能性。

陳郁秀策展的概念館和陳俊良策展的消失的百工,展示台灣文化基因與技藝根源;胡佑宗策展的美學居家概念館,展示多家文創廠商產品,並與城市現場文化設計工作室合作,將台北鐵窗的不同形式花樣做為展場布置,讓人看見不一樣的「鐵窗文化」。

產業新突破 生活更玩美

今年在花博「夢想館」中大放異彩的青鳥多媒體執行總監許瑞容,為文博會策展的「科技文化館」,取材自「牡丹亭」的創意發想,營造古今(文化與科技)交流的動態展演,呈現科技與藝術融合之美。

館中館也讓人看見文創聯合品牌的可能性。以藝拓國際執行長曾國源規劃的「設計生活館」為例,主題定為「蝶喋Flappers」,集結國內20多位設計師或設計品牌作品共同展出。

曾國源指出,藝拓希望透過實務經驗發展出的「PDB(Production、Design、Brand)文創產業創新模式」,分析生產、設計和品牌,突破個別設計師因缺乏製造技術或行銷資源而無法進入市場的問題,為文創產業找到一條新路,未來將以「Flappers蝶喋」聯合品牌共同行銷台灣文創商品。此概念獲得到場參觀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台灣文創一號基金總監王偉忠等人的認同,今天雙方將進一步交換意見。


其他文創聯合品牌的活動也持續蘊釀中。例如吉而好打造「poodehii」聯合平台,持續推動設計師加入。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Yii易」品牌,也網羅不少工藝家作品。台灣工藝中心主任林正儀表示,「Yii易」正在徵選品牌營運廠商,將可進一步發揮聯合品牌功能。

台灣首屆文博會獲得總統馬英九、副總統蕭萬長等重視。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表示,今年是文創產業最重要的一年,文建會已規劃了四年計畫,希望未來將台灣的文創實力推向國際。

文建會副主委李仁芳觀察,本次博覽會從台灣原鄉文化出發,將台灣的風土民情及原創理念融入博覽會設計中,從文創產品可以看見台灣在華人世界中所確立的優質生活中心及文創產業的地位。


不過,由於台灣文博會是第一次舉辦,仍有些美中不足之處。例如有些參展小攤品質參差不齊,展品及展場呈現與文創展的主題落差頗大;部分政府部門的展場呈現缺乏創意美感,也實有改進之處;此外,高官到場固然展現政府對文博會的重視,但若能鼓勵或推薦企業家也能踴躍參觀文博會,將有助拉近企業與設計或文創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面對各國舉辦文創相關展會方興未艾的趨勢,台灣文博會如何在亞洲或在國際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並提升影響力,吸引更多國際買家前來,挑戰才正開始。

【2010/11/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