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台灣電影 活水在哪?

  日前報上一則小新聞,說是李安導演來台拍攝《少年Pi》,像黑洞般吸光了台灣電影業的幕後工作者,形成人才荒,弄得其他電影都缺人手。報導還說,此情況並非特例,像是《雞排英雄》、《痞子英雄》等片的拍攝檔期都排在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之後開拍。
  該則報導說明了台灣電影產業幕後專業工作人員不足的問題,相當嚴重。偌大的台灣電影圈,一個檔期竟然只能開拍一部大片,這對寫下好成績的台灣電影來說,實在是一大警訊。
  找理由替人才荒解釋不難,像是十幾年來低迷的國片市場,讓這個產業無法培養太多專業電影人才,資深的專門人才,或許可以在沒電影拍的時候另外找工作來做,但沒經驗的菜鳥想進這一行從事幕後工作,恐怕得有耐貧的能力,再不然就是家裡經濟得夠優渥才行。
  台灣文創產業的幕後人才荒並非電影產業獨有的現象,其他表演藝術、漫畫創作、職業運動、服裝與工業設計等文創領域,近年來陸續有人才在國際上發光發熱,都有產業平台不夠完整,人才被迫走出台灣進入世界,能力才能被看見。可是對一個希望發展文創產業的國家來說,卻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

  一個成熟的文創產業環境,能夠創造就業人口與市場產值的文創產業,絕對不是只有少數幾位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明星創作人就足夠了,還必須有健全的產業平台,產業後備軍培養機制,讓有志於此的年輕人能夠在學校時就獲得專業訓練之外,畢業後投入社會,也能找到一份足以養活自己或能夠鍛鍊專業能力的相關領域工作,在產業中在工作實作中磨練成長,一方面壯大產業,創造市場規模,一方面也增加就業市場的規模。
  台灣如果真的要靠發展文創來帶動新一波的產業發展,就勢必由政府出面,設計得以補足現階段產業平台不夠健全的優惠獎勵措施。政府應該深入了解文創產業各領域在台灣的產業平台構建狀況,哪個產業缺什麼東西,需要稅務補貼還是土地成本補貼,抑或者需要就業補貼的,一一羅列出來,根據各文創產業的需求設計適合的輔導政策。
  以台灣電影業來說,現階段正是走出多年低迷,重新開始爬升的階段,但因市場規模尚未壯大,以至於專業電影工作人才仍嫌不足,也許是專門從事電影幕後工作的專業公司尚無法有多餘的財力聘用沒有經驗的年輕菜鳥,政府不妨提供一些就業補貼給電影相關產業的公司,令其可以在降低財務壓力的情況下多聘一些新進人才,或許設立一些獎勵辦法,鼓勵海外優秀電影工作者來台工作/授課,建立一套能夠培訓/擴充電影產業的人才的辦法。現有的國片獎勵金制度也不妨擴大規模,不只給劇本或電影補貼,也給和電影工作相關的其他專門技術領域設立獎勵補貼,或由政府出面來擔任媒合產業合作的推手,幫助市場規模尚小的台灣電影產業和其他產業合作…。
  從過往台灣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扶持一個有潛力的新興產業,絕對需要政府的政策輔導,否則台灣電影產業可能陷入一種矛盾邏輯:受限於人才數量以至於年度拍片量無法增加(電影產業的市場規模與產值無法擴大,就業市場規模無法再擴大,無法培養新進人才,不斷靠同一批有經驗的老鳥支撐,無法培養人才之外,也造成人才斷層),且能接拍大片的多是已經有多年電影工作經驗的資深電影人,年輕人沒辦法進入電影產業,以至於台灣電影卡在一個規模瓶頸中無法再突破,若因此而錯過了讓國片重新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機會,不但是電影業的損失,也是台灣經濟的損失。
  (作者為文化工作者)

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2011/01/16
【王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