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打造文創園區的文化品牌

「文化需要有思想的人聚集、時間、空間、故事、沉澱、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引發一種無形強大的力量,至此無聲勝有聲!」上海M50創意園區創始人之一—韓妤齊教授如是說。文化創意園區是文化展演的場所,它的來由是一座城市的演變史,從過去到現在甚至是未來,這個地區的故事在這裡上演,它是文化的舞台,是一卷記錄城市發展的四維膠片。

上海M50的前世今生
隨著不同的文明發展,城市的功能與角色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地理區位也影響著城市的發展想像。以上海莫干山路的M50創意園區為例,以蘇州河沿岸眾多倉庫,重新再利用,構築成各種文化創意產業工作室,使莫干山路工業區和蘇州河,成為整個上海文化產業的一條重要產業鏈帶。上海M50創意園區保留了前工業時代的建築,並注入藝術的血肉,成為上海文化產業的新興力量,它不但保存了莫干山路工業區的舊建築,同時也被賦予新的活力和新的歷史內涵。台灣主要的文化創意園區,許多也都是由舊式酒廠改建而成的,反映台灣殖民時代,日治時期的釀酒產業文化,這些廢棄酒廠空間,也因為它本身的歷史故事,使它成為文化創意展演最佳的場所。
文化創意園區往往反映了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過去,在地理區位上,伴隨著過去的產業模式,莫干山紡織廠藉由蘇州河運輸紡織品,酒廠藉由鐵路運輸原料與產品,它反映的是當時人們的生活來源、交通運輸與經濟模式,所以文化創意園區對一個城市來說,是紀念以前人們一路走來的軌跡,反映著一個地區的文化時空背景,是不能取代也不能抹滅的過去。當它成為一個藝術文化展演空間時,也吸引了當代藝術文化前來,不論是縱向的或是橫向的藝術文化,都在這裡產生對話。
文化夢想 成功行銷
對藝術家而言,文化創意園區是他們的聚落,但是如何運用這個區域,讓他們的文化價值更為彰顯,則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上海M50結合影像,藉由推動影像發展,建立起影像隧道,串聯起過去與現在的記憶。Imagetunnel「影像隧道」,它以中國的人文藝術影像為主,擁有豐富的民間資源與相當的學術地位,因此聚集了一群志願義工,它們的身分可能是導演、攝影師、音樂人、詩人、畫家等,為了推薦上海文化藝術,一起創作文化藝術紀錄片、劇情片,本著藝術原創的精神,支持著在地藝術文化。
M50也推出漂流瓶與香水等商品,藉由漂流、散佈等意象,建立起這個園區的品牌,也表現出這個文化創意園區的願景,一個個的串聯意象,也就是文化的本質。文創商品賣的不是商機,而是當地的文化藝術精神,1001漂流瓶代表的是多年來與M50志同道合的文化合作與品牌堆疊,傳遞這個時代無數人對於文化的夢想故事,在品牌的背後奠基著的是深層的文化積累與創意探索。
而台灣的文化創意園區,以華山為例,華山營運總顧問陳世樑表示:「華山提供的是服務!」藉由一個開放的空間,提供藝術家全面的服務,把自己定位在一個藝術的展演空間。台灣的文創園區可以進一步思考,什麼是台灣藝術文化的核心精神?一個自由的藝術展演空間,一個能夠吸引藝術家進駐的藝術聚落,這些都是文創園區的基本要件。如果可以讓這個藝術聚落,融入在地居民的生活當中,使藝術文化不再是抽象、難以捉摸的形式,而是真正的生活化,真正地走入人們的心中,才有可能成為專屬於該地的文化氛圍。再透過設計符合這個文創園區文化精神的商品,結合藝術流動、擴散、自由的概念,就容易得到廣大的回響。
結語
一個文化園區的永續經營,必須鞏固園區內的藝術生產者,包括藝術家、策展人、藝術工作者、志工等,與園區消費族群即觀眾。上海M50創意園區建立自己的品牌,把文化創意園區當作是一個品牌,發展自己的商品,達到品牌行銷與建立自己的藝術地位。上海M50的規畫經營理念,或許可以提供台灣的文化創意園區一個不一樣的思考角度,多數是由政府主導的,由企業接手拓展,而上海M50則是由藝術家自行規劃、拓展、開發,對文化做記錄過去、傳遞現在、開展未來的工作。藝術文化應該有其獨立自主性,不該以政治、商業,或是其他社會價值來干涉發展,它販賣的不是利益商品,而是人類的生活發展、藝術夢想。



參考資料:
「新游牧時代-2010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活動網址:http://tnuamamcr2010.blogspot.com/
感謝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林科呈先生提供研討會照片。
刊登日期: 2010-12-15
訊息來源:全球華人藝術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