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寶島大劇場》從英倫環球劇場看台灣劇場營造

  避開熱氣逼人的盛夏,跑一趟英倫,甫出機場,清風對面吹,天氣涼爽有如台灣初冬,身處喧鬧的國際都會,有著遠離世囂的山居感覺。參觀泰晤士河畔的環球劇場(Globe Theatre)是此行目的,雖非莎士比亞專家,但對這座一九九七年興建,歷史上溯十六世紀末的劇場心儀已久。它的營運涉及表演藝術、文化資產與教育、觀光等多重價值,任何人都可藉這個劇場與歷史、戲劇、文物對話,值得「攻錯」。
  老牌環球在近四百年前演出《亨利八世》時發生大火,設備付之一炬。一年之後,用瓦頂替代茅屋頂的新劇場開幕,年方五十的莎士比亞此後就無新作,而於一六一六年在故鄉史特拉特福逝世,這座災後重建的劇院則於一六四二年被當時的清教徒關閉。現代的環球劇場是在原址附近新建的三層樓高圓形建築,開放式舞台與環狀觀眾席中間露天,有調節自然光線的功能。除了必要的現代化設備(如夜戲所需要的燈光與安全措施),劇場景觀、空間與建材大體上符合劇場原貌。
  劇場約一千多座位,票價約十二英鎊(六百台幣),若需坐墊得再付一英鎊。二、三層觀眾席左右各有二個隔間的包廂,上有佈景、裝置,必要時也可成為表演區。舞台與觀眾座席之間算站票區,「戲棚腳是豎(站)久人的」,只要五、六英鎊。戲劇開場時,例由樂隊站在舞台上表演,不斷更換樂器與表演地點,最後走過與平台聯結的小木橋,登上大舞台二層樓的樂隊席,戲劇正式開演。
  我初到英倫環球劇場看戲當天,夜戲演的就是歷史劇《亨利八世》,日戲則是喜劇《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演員表演用「肉聲」,除了從舞台出入,也常由觀眾席通道進出,他們從舞台走向延伸出去的表演平台,等於「站」上觀眾之中。座無虛席與站成一堆的觀眾安靜看戲,沒什麼雜音,也少有人走動。
  劇場之外還有展覽館、圖書館、教育與研究中心,全年開放。五至十月每天日夜演出莎劇,冬季則以教學為主,與莎士比亞相關的海報、書刊、模型、肖像到T恤、影像,應有盡有,整個劇場及附屬空間構成一個生態博物館。進入劇場,令人不由得遙想莎翁當年,以及他的伊莉莎白時代,而十四、十五世紀的英、法歷史也不斷出現在《理查二世》、《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的戲劇情境之中。在環球劇場看莎劇,與在台灣或其他國家劇場氛圍極不相同。
  看著劇場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我第一個聯想是:台灣如何發展特殊類型的劇場?藝文界每隔一段時間總會高喊發展「定目劇場」,讓名劇能定期、長期演出。定目劇場原是一種劇目輪演制度,由一個劇團每週內每夜安排不同劇目,或一個演出季裡連續表演、更換幾個劇目。劇團除了既有的劇目,還需隨時排演新劇目,才能應付演出需求。發展定目劇場要有製作條件與演出環境,也考驗劇團功力,卻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再者,台灣有些劇團擁有專屬劇場,演出重心多放在國家劇院或其他主要場地,無心經營自己的表演場所;沒有「家」的劇團沒有積極尋找新空間,也不願屈就小場地,只能仰望政府「德政」了。其實,劇團營造專屬演出場所,劇團、劇場合而為一,攸關戲劇創作、演出與觀眾培養。即使劇場空間不大、觀眾席不多、地點偏遠,長期妥善經營劇場與空間環境,票房效益與附加價值必然可觀,這是文創產業表演藝術類最容易看到的「產值」。
  當下台灣大小劇團中,不乏具發展定目劇場或專業類型劇場潛力者,國光劇團、台灣戲曲學院都有此條件。不過,尚未把國光劇場與復興劇場的空間營造列為重要業務。另外,冬山河畔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有良好的空間環境與硬體設施,以及眾多的參觀人口,獨缺專屬表演團體,學術專業形象也待提升。如能積極改善,對園區經營與表演藝術發展皆具意義。(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中國時報    A16/時論廣場           2010/10/06 【邱坤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