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文創智多星-王偉忠 空手道高手學做產業家


     闖蕩電視圈30年,王偉忠編導「康熙來了」、「全民最大黨」等叫座的綜藝節目,進而打造出台灣最大的娛樂製作和經紀公司,問他點石成金的祕訣是什麼?「玩『空手道』!」他瞇著眼笑說。
     許多不用資金,用腦袋玩創意的人,只要一個閃光,有感覺、熱情,就去做,享受過程勝於目的,不斷累積經驗、生平故事,做出名堂的,都是王偉忠所謂的「空手道」高手,好比麵包師傅李寶春、導演魏德聖。
     像王偉忠,生長在一個什麼都缺的眷村孩子,長大後很自然將眷村文化當作主旋律,從拍紀錄片、出書,搬演連續劇「光陰故事」、舞台劇「寶島一村」、構思電影「黑蝙蝠中隊」,到現在進超商賣眷村便當,「都是以感情為基礎,用一個人的故事感動許多人,形成產值。」
     做文創,關鍵就是人。以前眾家高手單打獨鬥,在台灣小市場稱王還行得通;隨中國大市場崛起,可望成為世界、主流市場,「台灣應該結合達人、天才、高手及企業財力,有組織地做文創,看看能不能把事業變產業,發展品牌!」這個想法促使王偉忠加入台灣「文創一號」團隊,學做產業家。
     他進一步解釋,台灣屬於移民社會,造就多元創意發展的特性雖是優勢,但過去因為市場小,且沒有國際性媒體可以發聲,很難找到創造經濟規模的方法,現在中國崛起,對具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感到好奇,也帶動華流熱,正是台灣文創業向外發展的機會,「先從兩岸共同元素去挖寶,只要5個案子中1個,就可能帶起台灣的產業鏈!」
     但問題來了,台灣文創業剛起步,哪個項目適合當領頭羊發展產業?美國有電影工業,帶起很大的影視和周邊衍生商品商機;韓國原想仿效卻發現不行,轉而發展時代劇、偶像劇,塑造明星,靠韓劇賺外匯,甚至遠賣非洲;那台灣呢?
     除了透過產學合作研究找出答案,王偉忠直覺,台灣最適合做美食樂園,還有動漫、偶像劇等,連金酒也可以做文創,文創範疇應包涵平實生活中見偉大、趣味的人情事故,所以他與新聞局合製「發現台灣天才」系列,挖掘文創天才的創新精神和奮鬥故事等感人事蹟,進一步行銷台灣文創產業。
     在各國都在積極發展文創之際,王偉忠強調,「台灣需Play smart!試著把另類變主流,再經由綜藝節目行銷台灣、透過網路行銷亞洲、由產業明星帶進中國。」
     例如小胖林育群,一個在樂器行打工的年輕人,驟然在一個月爆紅,就是靠網路病毒行銷,經由國際性媒體報導,短短一個禮拜成為全球知名歌手,創下發行第一張專輯就巡迴24國開演唱會的紀錄。
     又如寶島一村舞台劇,演繹1949年後從中國到台灣的外省人如何過生活的故事,從台灣出發,巡演中國10幾場,也參加南京名品展,接下來要到美國LA、舊金山、紐約演出,把眷村文化變成顯學,透過華人共有元素連結起整個華人市場。
     經由不斷嘗試和學習,王偉忠似乎找到台灣文創天才進中國,乃至走向國際的路徑:新媒體、文化交流、藝文團體,「現在台灣可以有組織地做文創,一邊準備、一邊等待,就等擦出火花燃起台灣之光。」

2010-10-12
  • 工商時報

  • 【邱莉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