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續命動力 靠知識經濟、市場新板塊

  如果我們接受前述歐、美、日等先進國經濟成長終將飽和的論點,則任何一個國家(包括台灣)要避免前述飽和困境,就只有兩條路可走。其一是不斷開拓諸如網路、金融、綠能等廣義的嶄新科技,使得知識前緣不斷前進,進而引領經濟不斷創造新的高峰,製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上推效果。其二就是利用諸如東歐市場開放所引進的新板塊,將自己的經濟優勢在新生地再予「延長壽命」,製造「此地夕陽,他地續命」的展延效果。前者就是所謂的知識經濟,後者就是全球化意涵下的市場拓展;這兩者是任何一個經濟體持續成長的最大動力。
  如前所述,台灣的經濟成長過去廿年已有趨向飽和的態勢。在未來廿年,我們能不能再創經濟高峰,就要看我們能否在「知識經濟」與全球「市場板塊」上有所斬獲。雖然全球化涵蓋歐、亞、美、非等各大洲,但對台灣而言,我們最有可能拓展的市場板塊,當然就是毗鄰的中國大陸。誠如當年柏林圍牆倒塌,使東歐成為西歐諸國的自然延伸市場板塊;中國大陸之於台灣,自然也有相同的效果。台灣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小/大之間的磁吸與兩岸之間的恩怨情仇。如果我們能妥善處理兩岸關係,則中國大陸將是延展台灣漸趨飽和經濟的機會之一。
  就知識經濟的擴展而言,台灣雖然沒有在科技研發上如同歐美那樣領先,但是至少就二○○九年台灣在美國的專利總數而言,台灣排名世界第五,而平均每人專利數竟然排名世界第一。這兩個數據顯示,台灣的科研實力不容小覷。我們的缺點,似乎是只重視科技研發,但缺少一股動力,將科研的成果再往下紮根到產業。簡言之,我們空有「知識」,卻沒有「知識經濟」。這樣的缺陷或許與華人傳統社會重士輕商的文化有關,需要一些觀念上的突破,才可能改變。
  知識經濟多說無益,其實是實踐重於理論。台灣政府在二○○八年所提出的六大新興產業(生技、綠能、文創、精緻農業、國際醫療、觀光)中,至少前五項都有相當明顯的知識經濟概念。當台灣在未來要推這些產業時,一方面固然立基於我們的科技或知識優勢,另一方面也該著重於現有科技的產業應用,以避免以往知識上、下游之間斷鏈之弊。
  但台灣發展新興產業最不能忽略的面向是:這些產業發展最好能與海峽對岸的板塊地緣優勢相結合─既要波波繼起,也要地地續命。例如,兩岸如何在技術上互補、如何利用廣大中國市場引領、如何制定兩岸規格等等,都是知識經濟與板塊拓展的「交集」議題。台灣的新興產業規劃當然不必將視野侷限在中國大陸;但若刻意忽略這個板塊機會,必然會減少許多的機會,也會限縮我們的發展格局。總之,新興知識經濟產業與鄰近板塊機會,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面向,必須要同時納入考慮。就當前情境來看,簽定ECFA應該與六大新興產業併同思考,而不是平行作業。
中國時報    A2/中時60周年願景專題 經濟發展篇           2010/09/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