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文創精神/文化資本 以巧搏大的創業資產

金融海嘯掀起國內一波創業潮,政府與輔導機構所提供的資金與技術輔助,的確幫助許多失業者順利走向創業之路,但專家觀察,真正能脫穎而出的創業家,除了上述「經濟資本」條件外,還須具備「文化資本」,包括人文素養、格局、眼光等,才能在發展過程中以巧搏大,順利創業。
「如果是為了溫飽而創業,那就會失去冒險的勇氣與精神,即使有技術、有資金,最終恐怕還是無法成功。」遊戲橘子創辦人劉柏園,是國內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創業家之一,勇於冒險就是他創業的文化資本,這種精神一直存在於他的企業。
曾擔任青輔會顧問的優朵國際董事長陳毓棻,建議青年創業時表示,有競爭力的創業,除了進入門檻所需的經濟資本,還需要文化資本做動力。
她認為,沒有文化資本的創業就像是複制式的商店,都以相同思考方式、同樣空間構成,採行標準化、模組化、快速化、量產化的複製與繁衍。當每個城鎮都出現相同商店,就會失去商店個性與風貌,如果不融入文化資本,最終將變得單調又無趣。
陳毓棻認為,只有經濟資本而沒有文化資本的創業者,確能以複製模式立即進入市場,卻容易陷入只有生產技術沒有創新研發狀況,最後失去生命主體性。這種作法並不利於現在多元競爭的市場。
陳毓棻說明,創業者所需的文化資本,是基於自有文化內涵顯現出的人文素養、格局、眼光、品味、風格與美感。不管何種產業與事業規模大小,文化資本都將影響企業發展。
創業者培養文化資本方式,只要從熱愛工作與產品出發,並以「分享」心情持續創業動力,就可以找出文化資本。劉柏園以自己為例,當時創業單純因為自己熱愛電玩,想設計出好玩的軟體與其他朋友分享,之後遊戲橘子將事業擴展到全球各地,也都是以分享做為出發點,同時將「冒險」做為企業內部成長的資產。
盧琪隆是微星科技資深副總經理,同時也是微星科技五大創辦人之一,他將創業文化資本定位在「行腳僧」精神。所有創業團隊或團隊成員,都有個人文化資本,他最在意「勤」,特別是創業者或管理者,用行腳僧的精神做為創業的基底。
陳毓棻認為,「勤勞」是以勞力付出及投入時間來換取經濟價值,才能紮根在地文化,並直接面對消費者需求與感受,藉此調整創業方向與提升品質。這些文化資產,最終也將成為微型企業與創業的新手,在發展過程中能以巧搏大,並與大型企業抗衡的元素,這些都是文化資本重要的無形價值。

【2010/09/2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