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中,先後帶了來自紐約和香港的媒體朋友逛永康街一帶,去了幾個可以稱之為「把生意做成文化」的地方,深獲這些媒體人士的喜愛,不只當場就熱烈地拍照、寫起電腦筆記來,之後還不斷地詳問相關的人名店名等等資料,並表示會將報導文章寄回。
為什麼這些「把生意做成文化」,而非「把文化做成生意」的店家會如此讓人感動?某位香港記者回答我,他說在香港不容易看到這些傻氣、堅持理想的生意人。
事後我想著香港記者所說,的確沒錯,香港不乏懂得台灣近年來所提倡的文創觀念的人,所謂的「文化是門好生意」,或「把文化做成生意」,在文明高度發展的城市中,世故、精明會行銷的人,自然有本領把冷門、不好賣的文化當成生意推廣出去。香港或紐約都是這類文創產業中的翹楚,台灣文創產業的發展也正努力朝向這樣的目標。
但文創產業奠基於功利社會,自然也有基本的功利性格,當一切被產值化、規格化、標籤化時,這些精明的操作也許能促進購買,卻未必能喚起文化深層的感動。
這一回我接待的外籍媒體人士,都看過台北最近一些大型的、標榜文創產值的活動,他們對於這些活動要賣給他們什麼東西很清楚,不管是多精密計算的公關或宣傳,都不見得能打動他們的心。這其實也是後資訊社會的資訊疲憊乃至無效的結果,愈高度宣導的資訊反而會被當成垃圾信息剔除,這時反而最普通、最平常、最庶民的生活語言會被聽到。
我所安排的導覽活動,不過是台北街區的一角,先後看了一些開小店的人如何做生意。信義路上三樓的「秋惠文庫」,店名來自老闆取爸爸和媽媽的單名的紀念,店內放了幾十年收藏的上千件台灣文物文獻,有原住民、先民、荷蘭、明、清、日治、國民政府來台後各個時代的東西。但這個收藏常民生活記憶的小博物館其實是個咖啡館,當香港媒體朋友指著一杯製作細緻的鮮奶油咖啡售價多少,台幣一百廿元的回答令許多人驚呼,一位香港攝影師忍不住說:「台灣人做生意真傻,在香港沒有人會這樣做生意的啦!」這種傻,其實是來自把生意做成文化的傻,是想把生活的底蘊和積累分享出去的傻,是不想也不必開連鎖咖啡店的傻,是不計算坪效也不計較訂價的傻。
還有更傻的位於永康公園巷弄中的「冶堂」,秉持來者是客,先奉上一杯熱茶,再回答客人的各種台灣茶文化問題,茶房內也有幾十年相關茶收藏可任人瀏覽,而這一切都是不收費的,也不見店家推銷產品,而每一季春茶售完即無,節氣未到絕不會見到冬茶上市。這樣的小茶房,說是做小生意,但賣的卻是文化的良心、操守與風範,看了怎不叫海外來客感動。
還有廿多年來推廣自然農法蔬食的「回留」,素樸淡雅的食物、柴窯、插花、書法、人情都在這個做小生意的空間彙集;還有賣了幾十年傳統樂器的老闆,今年忽地開了一家推廣古琴的「等閑琴館」;還有賣手製布袋戲偶與台灣花布成品的「彰藝坊」,賣手工巧克力滋味與生活閒情的小舖……這些無需大策劃、不必大投資,不用好大喜功、不是曇花一現的小生意,卻展現出台北日常生活與人情的紋理與光輝。
城市形象的行銷,不用只想著把文化做成生意,有時,憑著一股傻氣與真誠,把「生意做成文化」反而更感動人心。(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為什麼這些「把生意做成文化」,而非「把文化做成生意」的店家會如此讓人感動?某位香港記者回答我,他說在香港不容易看到這些傻氣、堅持理想的生意人。
事後我想著香港記者所說,的確沒錯,香港不乏懂得台灣近年來所提倡的文創觀念的人,所謂的「文化是門好生意」,或「把文化做成生意」,在文明高度發展的城市中,世故、精明會行銷的人,自然有本領把冷門、不好賣的文化當成生意推廣出去。香港或紐約都是這類文創產業中的翹楚,台灣文創產業的發展也正努力朝向這樣的目標。
但文創產業奠基於功利社會,自然也有基本的功利性格,當一切被產值化、規格化、標籤化時,這些精明的操作也許能促進購買,卻未必能喚起文化深層的感動。
這一回我接待的外籍媒體人士,都看過台北最近一些大型的、標榜文創產值的活動,他們對於這些活動要賣給他們什麼東西很清楚,不管是多精密計算的公關或宣傳,都不見得能打動他們的心。這其實也是後資訊社會的資訊疲憊乃至無效的結果,愈高度宣導的資訊反而會被當成垃圾信息剔除,這時反而最普通、最平常、最庶民的生活語言會被聽到。
我所安排的導覽活動,不過是台北街區的一角,先後看了一些開小店的人如何做生意。信義路上三樓的「秋惠文庫」,店名來自老闆取爸爸和媽媽的單名的紀念,店內放了幾十年收藏的上千件台灣文物文獻,有原住民、先民、荷蘭、明、清、日治、國民政府來台後各個時代的東西。但這個收藏常民生活記憶的小博物館其實是個咖啡館,當香港媒體朋友指著一杯製作細緻的鮮奶油咖啡售價多少,台幣一百廿元的回答令許多人驚呼,一位香港攝影師忍不住說:「台灣人做生意真傻,在香港沒有人會這樣做生意的啦!」這種傻,其實是來自把生意做成文化的傻,是想把生活的底蘊和積累分享出去的傻,是不想也不必開連鎖咖啡店的傻,是不計算坪效也不計較訂價的傻。
還有更傻的位於永康公園巷弄中的「冶堂」,秉持來者是客,先奉上一杯熱茶,再回答客人的各種台灣茶文化問題,茶房內也有幾十年相關茶收藏可任人瀏覽,而這一切都是不收費的,也不見店家推銷產品,而每一季春茶售完即無,節氣未到絕不會見到冬茶上市。這樣的小茶房,說是做小生意,但賣的卻是文化的良心、操守與風範,看了怎不叫海外來客感動。
還有廿多年來推廣自然農法蔬食的「回留」,素樸淡雅的食物、柴窯、插花、書法、人情都在這個做小生意的空間彙集;還有賣了幾十年傳統樂器的老闆,今年忽地開了一家推廣古琴的「等閑琴館」;還有賣手製布袋戲偶與台灣花布成品的「彰藝坊」,賣手工巧克力滋味與生活閒情的小舖……這些無需大策劃、不必大投資,不用好大喜功、不是曇花一現的小生意,卻展現出台北日常生活與人情的紋理與光輝。
城市形象的行銷,不用只想著把文化做成生意,有時,憑著一股傻氣與真誠,把「生意做成文化」反而更感動人心。(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2010/09/25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